【杜鹃】【认识杜鹃】杜鹃介绍


【杜鹃】【认识杜鹃】杜鹃介绍

文章插图

一、杜鹃简介杜鹃即杜鹃花 。 杜鹃花,又称山踯躅、山石榴、映山红,系杜鹃花科落叶灌木,落叶灌木 。
二、杜鹃的分布与生长习性杜鹃的分布:主要集中产地为贵州(黔西)、湖北麻城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等地 。
杜鹃生长习性:喜凉爽、湿润气候,恶酷热干燥 。 要求富含腐殖质、疏松、湿润及pH值在5.5~6.5之间的酸性土壤 。 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,耐干旱、瘠薄,土壤pH值在7~8之间也能生长 。 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,生长不良 。 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,但不耐曝晒,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,并经常以水喷洒地面 。 杜鹃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,以春梢为主 。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~20℃,气温超过30℃或低于5℃则生长停滞 。 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,以后随温度上升,花芽逐渐膨大,一般露地栽培在3~5月开花,高海拔地区则晚至7~8月开花 。 北方在温室栽培 。 1~2月即可开花 。 杜鹃花耐修剪,隐芽受刺激后极易萌发,可藉此控制树形,复壮树体 。 一般在5月前进行修剪,所发新梢,当年均能形成花蕾,过晚则影响开花 。 一般立秋前后萌发的新梢,尚能木质化 。 若形成新梢太晚,冬季易受冻害 。
三、杜鹃的植物形态与品种杜鹃的形态:杜鹃花是落叶灌木,高2~7米;分枝一般多而纤细,但也有罕见粗壮的分枝,国家5A级风景区《百里杜鹃》保存着最原始古老的杜鹃林,这里的杜鹃历来以花朵大、花艳、树大而著称,随着人们对这片原始杜鹃林的重视在2010年相继发现几株粗壮的原生杜鹃树 。 此树为2010年调查发现,地径92厘公分,树共有桠枝十枝,树高近7米,十个桠枝单个直径平均近20公分堪称中国杜鹃花之王 。 叶革质,常集生枝端,卵形、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,长1.5-5厘米,宽0.5-3厘米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边缘微反卷,具细齿,上面深绿色,疏被糙伏毛,下面淡白色,密被褐色糙伏毛,叶脉为羽状网脉,中脉在上面凹陷,下面凸出;叶柄长2-6毫米,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 。 花芽卵球形,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,边缘具睫毛 。 花2- 3 (-6)朵簇生枝顶;花梗长8毫来,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;花萼5深裂,裂片三角状长卵形,长5毫米,被糙伏毛,边缘具睫毛;花冠阔漏斗形,玫瑰色、鲜红色或暗红色,长3.5-4厘米,宽1.5-2厘米,裂片5,倒卵形,长2.5-3厘米,上部裂片具深红色斑点;雄蕊10,长约与花冠相等,花丝线状,花药背着药着生,孔裂,中部以下被微柔毛;子房卵球形,10室,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,花柱伸出花冠外,无毛 。 蒴果卵球形,长达1厘米,密被糙伏毛;花萼宿存 。 花期4-5月,果期6-8月 。
杜鹃的品种:紫凤朝阳系、芙蓉系(四海波系)、珊瑚系、五宝系、王冠系、冷天银系(仙女舞系)、紫士布系(紫霞迎晓系)、锦系、火焰系及其他品系 。
四、杜鹃的繁殖方法杜鹃常用播种、扦插和嫁接法繁殖,也可行压条和分株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