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花】金花茶怎么繁殖?金花茶的繁殖方法介绍


【花】金花茶怎么繁殖?金花茶的繁殖方法介绍

文章插图

金花茶的繁殖方法
可通过播种、嫁接、扦插法进行繁殖 。 种子寿命短 , 应及时采种 , 随采随播 , 当年即能发芽 , 2年生苗在春季即可移植;随采随插 , 当年即能发芽 , 2年生苗在春季即可移植;实在苗一般7—8年生就能开花 。
【【花】金花茶怎么繁殖?金花茶的繁殖方法介绍】扦插可用当年生枝 , 时间以春季较好 , 插穗可用萘乙酸(NAA)50 ppm或100ppm处理20小时 。
嫁接以秋季为好 。 高空压条用苔藓为基质 , 保持湿润 。 组织培养则用子叶 , 下胚轴、茎尖等材料作为外殖体 , 用改良ER培养基 , 能获得完整的植株 , 移栽后成活率高 。 移植野生苗成活率低 , 不宜采用 。
栽培土壤宜透气 , 不积水 。 苗期须设置荫棚 ,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宜盆栽 , 冬季须移入温室 。
播种繁殖:金花茶果实一般在10月上中旬成熟 , 10月下旬开裂 , 种子成熟后无后熟休眠期 。 种子繁殖以秋播为宜 , 在10月上中旬 , 将采收的果实置于室内通风处阴干 , 待蒴果开裂取出种子后 , 立即播种 。 若未能秋播 , 需将种子贮藏在湿砂中 , 待竖年2月份进行春播 。
扦插繁殖:金花茶扦插繁殖适期为4月至5月上旬 , 也可以在9月中、下旬进行 。 插穗选取树冠外部组织充实、叶片完整、叶芽饱满和无病虫害的当年半熟枝 。 穗长一般为15厘米 , 先端留2个叶片 , 基部带踵 。 用 IBA 300ppm处理枝条5小时后 , 按株行距10~14厘米×3~4厘米规格扦插于苗床上 , 插穗入土深度为3厘米左右 。 茶苗扦插成活的关键是育苗前期保持足够的湿度 , 切忌阳光直射 , 并控制气温在25℃左右 。 勤喷水 , 使幼苗经常覆盖一层薄薄的水膜 。 1个月后 , 待新根长出后 , 逐步增加阳光 , 加速茶苗木质化 。
嫁接繁殖:金花茶嫁接繁殖分为芽苗砧嫁接和半熟枝嫁接 。 芽苗砧嫁接 。 砧木可选用普通单瓣山茶花和油茶花 。 先将砧木种子播于砂床 , 当幼苗长至4~5厘米时即可嫁接 。 嫁接前 , 挖取砧木芽苗 , 去净砂粒 , 在其子叶上方1~1.5厘米处短截 , 一并剪去根尖部分 , 使其总长为6~7厘米;选取生长良好的半木质化枝条作接穗 , 将其削成楔形 , 放入湿毛巾中保湿 。 嫁接时将芽苗顺子叶合缝线将茎纵噼一刀 , 深度与接穗所削的斜面一致 , 将削好的接穗迅速插入砧木噼口中 , 对准砧穗一边的形成层 , 用塑料薄膜带扎紧 。 然后将接好的嫁接苗按8×2厘米的株行距种植于肥沃、疏松的砂质土苗床中 。 种后在苗床搭棚用塑料薄膜保温 。 一般10~15天嫁接苗接口开始愈合 , 20~25天左右可以在夜间揭开薄膜 。 其后逐步加强通风 , 增加光照 , 至新芽萌发以后 , 全部揭去薄膜 。
半熟枝嫁接 。 通常利用粗种山茶或油茶成年苗作砧木 。 直径1厘米以上的砧木枝条 , 采用拉皮接 , 即在砧木的适当部位 , 上、左、右各刻一刀 , 深达木质部 , 并拉下皮 , 将接穗贴在砧木拉皮的内侧上 , 再将皮拉上包住接穗 , 用塑料带缚住 , 露出芽尖 , 套上塑料袋保湿 。 1个月后 , 待接穗抽出新枝 , 逐步木质化后 , 解除绑扎 。 若砧木粗度与接穗相近 , 则采用腹接法为宜 。 半熟枝嫁接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对苗床温度的控制和嫁接期的选择 。 嫁接适宜温度为25~30℃ , 嫁接适期为5~8月 , 此时砧木表皮易拉开 , 嫁接苗接口愈合快 , 成活率高 。
组织培养:金花茶胚培养、子叶离体培养、茎尖和单芽培养已获成功 。 研究结果表明 , 试管苗诱导芽产生和生根与取材的位置、无机盐浓度、维生素、蔗糖、生长调节剂、光照等因素有关 。 胚培养 。 于幼果未成熟期取胚 , 在ER和MS培养基的基础上 , 加0.5~1mg/L 6-BA、0.01mg/L NAA、6%~8%蔗糖、500mg/L水解乳蛋白等附加成分进行培养 。 1周左右长根 , 2周后上胚轴萌动 , 抽出新芽 。 子叶离体培养 。 金花茶子叶是诱导胚状体的良好材料 , 尤其是靠近下胚轴的部分 , 诱导频率较高 , 为15%~25% 。 诱导时将子叶切成0.5mm大小 , 诱导培养基为1/2MS , 附加0.2mg/L 6-BA、0.2mg/LNAA成分 。 在诱导过程中 , 同时出现不定芽和假珠芽 。 假珠芽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 , 利用假珠芽 , 又可诱导产生胚状体、不定芽和假珠芽 。 茎尖和单芽培养 。 茎尖和单芽培养是金花茶快速繁殖的重要途径 , 它取材方便 , 增殖率高 , 遗传性稳定 。 外殖体取用当年生的幼嫩茎尖和单芽 , 培养基为MS , 附加6-BA或KT 。 研究表明 , 茎尖和单芽的增殖数随6-BA浓度的升高而增多 , 但6-BA浓度达5.0mg/L时 , 畸形苗率高 , 长势差 。 6-BA 2.0mg/L与KT 0.5mg/L配合使用 , 试管苗生长健壮 , 畸形苗率低 , 增殖数多 , 是诱导增殖的理想生长调节剂配比 。

推荐阅读